□堂吉偉德
  銅山區黃集鎮人方某,十餘年前到上海打工,在3個月內搶劫4起。搶劫數額不多,總共不到1300元。 浦東新區法院依法判處方某有期徒刑10年。在上海服刑的男子得知8歲兒子無法上學後想自殺;銅山司法局帶孩子到監獄做親子鑒定,幫助落戶,並啟動為其低保申請程序。目前,方某正在周浦監獄里積極改造,兒子在學校里認真求學。(5月20日《彭城晚報》)
  皆大歡喜的結果,個中有幾多感動,幾多欣慰,更有幾多酸楚。能夠思之所思,慮其所慮,從服刑人員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,給他們以生活的信心和溫暖,顯然是讓其好好改造,並最終回歸社會的最佳路徑。“親子鑒定”的幫教之善,彰顯了以幫促教,以教行管的人性化服務,管教機構的這種優質的工作作風,以及防微杜漸立足長遠的態度,值得點贊。
  孩子是無辜的,然而制度的缺陷,使弱勢者卻很難獲得真正的保護。假若不是監獄方的主動介入,協調相關部門並作親子鑒定之後給予解決,恐怕除了服刑者心灰意冷萬念俱灰之外,因為無以享受到戶籍捆綁的種種權利,比如上學、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公共福利,被社會拋棄的孩子,可能又會步入其父親走過的人生軌跡。
  司法部早在2004年就統計過相關數據:當年中國重新犯罪率居世界中等水平,但是在重大惡性刑事案件中,刑釋解教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的占到了70%。福建省監獄局做過一份統計,重新犯罪的刑滿釋放人員中,59.2%的人無法找到工作,而僅僅有4%的人通過政府幫助找到工作,無業產生的經濟壓力也讓侵財類犯罪在重新犯罪中高居榜首。
  來自社會的歧視不僅是針對於服刑者或者刑滿釋放人員,其家人也深受其害,孩子不能上戶只是一個方面,而其背負的心理負擔和麵臨的歧視壓力,恐怕非外人所能想象。在這種情況下,尤其需要從保護未成年人的角度,並以弱者關懷為最終目標,把對服刑人員的幫教和關愛做到極致,用公共服務的善意喚醒其內心的責任,為其改過自新重新融入社會掃清障礙。然而,這項工作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,不可能靠某個環節的強化和個體化的實現而有所改善,根本上還在於要消除制度性歧視,給每個人法律上同等的權利待遇,尤其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不能有先決條件。
  堂吉偉德  (原標題:“親子鑒定”的幫教之善還需制度跟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u08cufv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